今年Kick off

这是第五年参加i公司的Kick off.(俨然,这一混已经4å¹´….)

犹记得4年前刚进公司的时候,没过两天就是kick off, 老同事和我边描述在那之前的历次美妙的Kick off, 边感概现实大不如前;

今天的我,也做着同样的事情,感叹当下的现实比当年入职时更惨淡.

那时重庆的游船,杭州的游湖,深圳华侨城的游园已让人怨声载道,都说是一年不如一年,但至少我还能天真的在日记里把翻译kick off为秋游…..而近两年的kick off虽然地点都不近(去年在大连),但时间却都被会议占满,看来只能叫做秋会了。

这次秋会的地点在上海,到上海的飞机晚点是出了名的,下午1:30起飞的飞机,会晚点到5点才起飞,到步已经是晚上8点….(但就算这样,我们还算是最幸运的一拨,我同事两点半的飞机,到步是11点! 相比之下,该感恩.)

会议的行程也超级紧凑,每天早上7点15分就要赶会议的班车….晚上饭局,第二天再7:15分.下午三点半散会,去机场赶六点半的飞机.

地点呢,是选在上海1933,后来才知道可能是很潮的一地方,因为之后小s在微博里也发布了她这里的照片和很喜欢这里的评论.

 1933,有故事的名字,俗人如我第一反应就是有风花雪月又凄美的爱情啦…于是去之前,还让人颇有憧憬的。到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在旧社会的英国设计师设计…..用英国材料做的…..一个屠.牛.场.啦. 一个充满的牛魂的地方! 

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风格样式: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很大的i公司活动牌子和1933外观

 

 会场和去年一样是i风格,说真的,我还挺喜欢的

 照例又是连番的洗脑轰炸,先讲演啦,再workshop啦,再present,最后有志之士纷纷表达受到深深鼓舞后的想法….

对我,收获颇少…想起去年D小姐有参加的时候,总能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和她平时常晃神的感觉大相径庭,觉得好奇变问之,她很认真说—我想好好锻炼我的英文听力…..今年,我也以此为目标,不管相不相关,要努力听….可是在瑞典人的降调中,听着听着常常不自觉的陷入思索,遂望着旁边的柱子直至完全晃神….呜,一定是被牛魂干扰了.

后来干脆拉着同组的同事,去逛了逛这老场坊,拍了几张照片,证明了到此一游。

这地方建筑形式挺复杂,也可能是我观察水平差,照不出什么完整的部分,但这种惨淡的颜色和复杂的结构应该可以做很艺术的背景,我相信摄影高手来了,一定是一番美丽的景象…(但再艺术它也只是个屠牛厂啊….)

    • C小姐
    • October 10th, 2010

    这叫王二小过年,你知道怎么讲吗?

  1. 明白,唉,古老的东西总结的总是那么对。

    • zhuzhu
    • November 22nd, 2010

    我还挺喜欢那里的,小文艺范儿,去年夏天去上海的时候还拉着陆老师和小菜一起去逛过啊.

  2. 我怎么没有印象你有po过那儿的照片? 我也觉得那地儿适合你。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